灌肠

   2025-04-17 智医通智医通30
核心提示:灌肠是一种医疗操作,通过肛门将特定溶液注入直肠或结肠内,以达到清洁肠道、缓解便秘、供给药物或准备肠道检查等目的。这一方法

灌肠是一种医疗操作,通过肛门将特定溶液注入直肠或结肠内,以达到清洁肠道、缓解便秘、供给药物或准备肠道检查等目的。这一方法广泛应用于消化内科、肛肠外科、胃肠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。

概述

概念

灌肠是一种医疗操作,通过肛门将特定溶液注入直肠或结肠内,以达到清洁肠道、缓解便秘、供给药物或准备肠道检查等目的。这一方法广泛应用于消化内科、肛肠外科、胃肠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。

分类

灌肠分类方式多样,主要可以从灌肠目的、灌肠液体积以及灌肠方法等方面进行分类。

1、按灌肠目的分类

(1)保留灌肠:主要用于乙状结肠给药,灌肠液的量在10-15ml,需要在肠道保留1小时以上,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,起到治疗作用。

(2)不保留灌肠:主要用于清空肠道内容物,以缓解便秘,或进行肠道手术、肠镜检查。灌肠液一般在肠道保留5~10分钟,起到刺激肠道作用后就可以排出。

2、按灌肠液体积分类

(1)大量灌肠:灌肠液量可能达到500-1000ml。

(2)小量灌肠:灌肠液量相对较少,具体量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而定。

3、按灌肠方法分类

(1)温水灌肠:使用温水通过肛门灌入直肠,简单常见,可用于缓解便秘、清理肠道残留物以及准备某些医疗检查和手术。

(2)直肠管灌肠:使用一根直肠管将液体灌入直肠,通常需要医护人员的操作,并用于肠道清洗或治疗目的,如给药、营养补充等。

(3)造口灌肠:对于具有人工肛门的患者,可以通过造口进行灌肠,使用特制的造口灌肠管将液体直接注入人工肛门,以清洗肠道或为营养补充。

(4)高位灌肠:在高位灌肠,增加灌肠液的压力,通过灌肠液的冲洗作用将肠道内的气体排出,用于缓解肠胀气症状。

适应证

灌肠的适应证较为广泛,可以按照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等不同的灌肠类型划分。

1、保留灌肠

将药液灌入直肠或结肠内,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。常用于需要镇静、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的人群。

2、大量不保留灌肠

适用于多种情况,如便秘、手术准备(如卵巢肿瘤、肠道手术等)、高热等。便秘患者可以通过灌肠软化和清除粪便、缓解肠内积气;手术前灌肠可以清洁肠道,为手术及检查做准备;高热患者可通过向肠道内注入温度较低的液体达到降温的目的。

3、小量不保留灌肠

主要用于便秘患者,特别是腹部及盆腔手术后、保胎孕妇、危重患者、小儿、年老体弱者等,以软化粪便、缓解便秘症状,并排除肠道内积气,减轻腹胀。

禁忌证

灌肠的禁忌证包括妊娠期妇女、严重的心血管疾病、急腹症和消化道出血、部分肠道疾病或肠道手术史、身体极度虚弱、精神异常等。

1、妊娠期妇女

灌肠可能刺激子宫收缩,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,因此妊娠期妇女禁忌灌肠。

2、严重的心血管疾病

如心绞痛、心力衰竭等,灌肠可能加重心脏负担,导致病情恶化,此类患者应避免灌肠。

3、急腹症和消化道出血

急腹症(如肠梗阻、阑尾炎等)和消化道出血患者,灌肠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

4、部分肠道疾病或肠道手术史

肛门、直肠、结肠等手术后的患者,以及存在肛裂、直肠溃疡、结肠穿孔等肠道疾病的患者,灌肠可能增加感染、穿孔等风险,应禁忌灌肠。

5、身体极度虚弱

灌肠可能对身体极度虚弱的患者的身体造成额外负担,不利于健康。

6、精神异常

这类患者无法配合灌肠操作,应避免灌肠治疗。

过程

灌肠属于医疗操作,具体过程包括准备阶段、灌肠操作、排便和后续处理。

1、准备阶段

(1)物品准备:准备好灌肠所需的物品,包括灌肠液(如生理盐水、肥皂水等)、灌肠筒或灌肠袋、润滑油(如液体石蜡)、便盆、尿布以及必要的消毒用品等。

(2)患者准备:患者应排空膀胱,以减少灌肠过程中的不适感,并清洁肛门周围,保持局部清洁。患者可保持侧卧屈膝位,用枕头垫高臀部,以便于灌肠操作。

2、灌肠操作

(1)操作者准备:操作者需要洗手,穿戴手套和口罩,确保无菌操作。

(2)润滑和插入:在灌肠管或灌肠袋的接口处涂上润滑油,缓慢而轻柔地将灌肠管插入患者的肛门,插入深度一般为10~15cm,同时让患者深呼吸,放松肛门。

(3)灌注灌肠液:松开灌肠筒或灌肠袋的夹子,使灌肠液缓慢流入直肠。观察患者的反应,如患者感到腹胀或有便意,可适当降低灌肠筒或灌肠袋的高度,或暂停灌入,待患者适应后再继续。

3、排便和后续处理

(1)排便:灌肠液灌入完成后,让患者等待一段时间(通常为5~10分钟),以便灌肠液充分软化粪便并刺激肠道蠕动。嘱咐患者到厕所排便,将灌肠溶液和粪便一并排出。对于不能下床排便的患者,应给予便盆并协助其排便。

(2)后续处理:排便后,轻轻拔出灌肠管,并用纸巾擦拭肛门周围。清理灌肠管等物品,并进行消毒处理。

注意事项

1、灌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
2、在灌肠过程中,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,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。

3、灌肠前一天应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,避免进食油腻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灌肠效果。

误区提示

灌肠可以随意进行?

灌肠并非一项可以随意进行的操作,它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灌肠的目的是清洁肠道、治疗疾病或作为手术前的准备等,而不同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需要采用不同的灌肠方法和灌肠液。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,随意进行灌肠可能会导致肠道损伤、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。

灌肠可以解决所有便秘问题?

灌肠虽然可以缓解便秘症状,但并不是解决所有便秘问题的万能方法。便秘的原因多种多样,包括饮食习惯、生活方式、心理因素等。灌肠只是通过物理手段刺激肠道蠕动和软化粪便,暂时缓解便秘症状。如果便秘问题长期存在或反复发作,需要从根本上寻找原因并进行综合治疗。

灌肠液越多越好,清洁效果更佳?

灌肠液并非越多越好,清洁效果也并非与灌肠液的量有关。灌肠液的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灌肠的目的来确定。过多的灌肠液可能会导致肠道内压力过高,引起腹痛、腹胀等不适症状,甚至可能引发肠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。因此,在进行灌肠时,应严格控制灌肠液的量和灌注速度,确保灌肠过程的安全和有效。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文库
推荐图文
推荐文库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智医通智慧医疗APP下载  |  工作机会  |  城市分站加盟  |  投诉举报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用户协议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湘ICP备18051758号
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,本站资讯仅供参考,不作为治疗方案!
本站部分资源由用户上传或搜集于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联系我们删除!